【科研育人】郑小刚:潜心科研 专心育人
(发布日期: 2018-08-27  阅读:3349次)

    “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足矣。”他,秉持低调做人、踏实做事的人生态度,潜心科研,专心育人;他,相信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默默耕耘,水到渠成;他,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指明灯,教学有方,亦师亦友。他就是郑小刚,2015年6月重庆大学化工工程与技术专业博士毕业,现任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教师,学校“纳米工程材料技术与工程应用实验室”主任,内江市工业项目评审专家,先后获得学校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和优秀教师称号。

  以平台为基础凝聚人才 科研成果初显

  郑小刚老师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和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研究,来到学校后发现与很多老师的科研方向都有交叉和契合,于是向学院提出了建平台、建团队的构想,并得到了化学化工学院和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成立了“纳米功能材料技术与工程应用实验室”,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教师加入该团队。

  在郑小刚的带领下,本着各尽其责,成果共享,团队共赢的合作理念,不到两年的时间,该团队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论文13篇,发明专利授权10件,转化2件,四川省科技厅项目1项,内江市科技成果孵化转化项目1项,市厅级其他项目4项,企业委托横向项目2项,学校科研项目5项,合计科研经费100余万。呈现出团队教师,人人有成果,各个有项目,方向有侧重的良好局面。而且,郑小刚本人在化工领域TOP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影响因子:IF=6.735)上发表的论文《One-pot synthesis of sandwich-like MgO@Carbon with enhanced sorption capacity of organic dye》也引起国际同行Advances in Engineering的高度关注(网址链接https://advanceseng.com/synthesis-sandwich-like-mgocarbon-enhanced-sorption-capacity-organic-dye/)。

  此外,在学校扎根地方和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郑小刚团队在科学与学科建设处和校地合作处的协助下积极与地方企业深度合作和争取科研项目,已与地方多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其“一种氧化镁制备的方法”的发明专利,在我校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零的突破,转化收入近十万元,预计将会带来市场效益一亿元左右。2017年与内师检验检测有限公司共同申报的“页岩气开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环境污染防治工程实验室”获得内江市发改委立项。同时,团队现在重点关注的无机光催化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大宗工业废弃物(如磷石膏和水氯镁石)高值化利用项目也在稳步推进。在不久的将来,该团队可能会取得更大的成果。

  以助研为抓手培养人才 科研反哺教学

  郑小刚的工作岗位是科研岗,但他喜欢跟学生在一起,不仅担任了班主任工作,还与团队老师一起指导了一大批“助研”的学生(先后有近100人进入实验室助研)。目前,受限于实验室场地和设备的限制,实验室长期人满为患,节假日经常出现白班晚班轮流实验的现象。为了给学生铺就一条顺畅的科研之路,郑小刚几乎每天都待在实验室里,方便随时了解学生助研工作进展,及时解决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而且,一直保持着每周六参加课题组讨论会听取学生汇报总结的习惯。为了鼓励学生潜心助研和多出优秀成果,郑小刚团队还出台了自己实验室关于助研学生的相关奖励办法,结合助研表现每月为学生评定和发放助研补助,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科研热情。近三年来,实验室的助研学生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12项,大学生科研项目立项4项,学生发表论文20余篇,第一发明人获得专利8项,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4人次,在化工学院首届“大学生科研成果竞赛”中获得前三名,毕业生考取“双一流”大学研究生8人次。

  “有所准备和不断努力,才会有所收获。”这是郑小刚对学生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对于学生,他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希望同学们真正成长起来,取得实质性进步。“现实因素决定我校与双一流大学学生的素养存在一定差距,要想提高考研竞争力,就必须先于学习,多想多练。”因此,他非常看重培养学生两方面能力:一是如何与他人打交道的能力,意在能将自己想法有效地向他人表达;二是如何提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人只有脚踏实地的做事,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切勿好高骛远。他回忆,实验室2016年从大一新生中招募学生参与助研活动,开始时有30多人,但最后坚持下来的仅5人。坚持实属不易,但他还是希望同学们能明白做科研最重要的是勤于思考,多动脑动手,实践才能出真知。

  研究不停,育人不止。科研的道路充满荆棘,郑小刚以身作则,做到低调做人、踏实做事,给学生树立起了优秀的榜样。“做好自己的事,你的努力迟早会被看见”,他仍将继续在科研育人的道路上奋斗不息。

  (师院支社供稿)